与2021年相比,2022年全球贸易流向变化不大,走势延续2021年特点。但2022年有两点不容忽视,一是一季度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地缘政治局势局部动荡;二是美国通胀持续走高,美联储年内数次加息缓解通胀,四季度全球通胀仍未出现明显降温。基于此背景,聚丙烯国际贸易流向也出现一定变化。首先,中国出口量较去年有所增加,原因之一是中国国内供应量持续扩大,高于去年国内供应量。另外,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出行限制措施频频出现,在经济通胀压力下,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抑制了需求。在供给增加、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国内供应商转向增加国货出口量,更多供应商加入出口行列。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全球通胀压力急剧上升,需求减弱,海外需求仍然有限。
今年进口资源也长期处于倒挂状态,下半年进口窗口逐渐打开。进口资源受海外需求变化影响,上半年东南亚等地需求旺盛,价格优于东北亚,中东资源往往流向价格高的区域。下半年,随着原油成本下跌,海外需求疲软的供应商开始下调对华销售报价。但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7.2,进口成本压力有所增加,随后逐渐缓解。
2018年至2022年五年间最高点出现在2021年2月中旬至3月底,彼时东南亚拉丝最高点为1448美元/吨、注塑1448美元/吨、共聚1483美元/吨;远东拉丝1258美元/吨、注塑1258美元/吨、共聚1313美元/吨。美国寒潮造成北美开工率下降,国外疫情流动受限,中国转向“世界工厂”中心,出口订单大幅增加。直至今年年中,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海外需求逐渐减弱,外商迫于销售压力开始低估,内外市场价差才得以缩小。
2022年全球聚丙烯贸易流向基本遵循低价流向高价区的大趋势,中国出口仍以东南亚为主,如越南、孟加拉国、印度等国家。二季度出口主要以非洲和南美为主。聚丙烯出口辐射多个品种,包括拉丝、均聚、共聚等。今年海运费同比下降,主要由于今年全球经济下行导致预期强劲的市场消费力不足。今年受俄乌冲突影响,俄罗斯及欧洲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欧洲今年自北美进口量增加,一季度自俄罗斯进口量保持良好,随着局势进入僵持阶段,各国制裁措施明朗,欧洲自俄罗斯进口量也出现下降。韩国今年情况与中国类似,大量聚丙烯销往东南亚,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东南亚市场份额。
发布时间:2023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