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条新闻_01

国内竞争压力加大,PE进出口格局逐渐转变

近年来,PE产品在高速扩张的道路上持续前行,虽然PE进口仍占一定比例,但随着国内产能的逐步提升,PE国产化率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据金联创统计,截至2023年,国内PE产能已达3091万吨,产量在2730万吨左右;预计2024年仍有345万吨产能投产,且多集中在下半年;预计2024年PE产能为3436万吨,产量在2900万吨左右。

2013年至2024年聚乙烯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其中,2013年至2019年主要是煤制烯烃企业投资阶段,年均新增生产规模约95万吨/年;2020年至2023年为大型炼油化工企业集中投产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年均生产规模大幅增长,达到268万吨/年;预计2024年仍有345万吨产能投产,较2023年增长率为11.16%。

PE进口量呈逐年减少趋势。2020年以来,随着大型炼化集中扩张,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际运力紧张,海运费大幅上涨。受价格驱动因素影响,2021年以来国内聚乙烯进口量明显减少。2022-2023年,我国产能持续扩张,国内外市场套利窗口依然难以打开,国际PE进口量较2021年有所减少,预计2024年国内PE进口量为1209万吨。综合成本及全球供需流向格局,未来国内PE进口量或将继续减少。

附件_获取产品图片库缩略图

出口方面,由于近年来大型炼油及轻烃装置集中投产,产能产量快速增长,新装置投产计划增多,投产后销售压力增大。国内低价竞争加剧导致低价竞争下利润受损,内外市场长期倒挂的价差使得终端消费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如此规模的供应增量。2020年后,我国PE出口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随着国内竞争压力逐年加大,聚乙烯寻求出口导向的趋势难以改变。进口方面,中东、美国等地仍然拥有大量低成本资源,并继续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出口目标市场。随着国内产能的激增,到2023年聚乙烯对外依存度将下降至34%。然而,约60%的高端PE产品仍然依赖进口。虽然随着国内产能的投入,对外依存度仍有降低的预期,但高端产品的需求缺口短期内难以填补。

出口方面,随着国内竞争的逐步加剧,以及国内部分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外向需求也成为近年来生产企业和部分贸易商的销售拓展方向。未来还将呈现出口导向,加大对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的出口。内陆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实施和中俄贸易口岸的开通,为西北中亚地区和俄罗斯东北远东地区聚乙烯需求的增加创造了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