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至4月1日,2022年全国钛白粉行业年会在重庆召开。会上获悉,2022年钛白粉产量和产能仍将持续增长,产能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同时,现有生产企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行业外投资项目也将增多,这将导致钛矿供应出现短缺。此外,随着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的兴起,大量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的建设或筹建,将导致钛白粉产能激增,加剧钛矿供需矛盾。届时,市场前景和行业后市将堪忧,各方需密切关注并及时调整。
全行业总生产能力达到470万吨。
据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粉分中心统计,2022年,我国钛白粉行业除停产外,生产情况正常的全工艺生产企业共计43家,其中纯氯化法工艺企业2家(中信钛业、宜宾天元海丰和泰),硫酸法和氯化法同时存在的企业3家(龙柏、攀钢钒钛、鲁北化工),其余38家为硫酸法。
2022年43家全流程钛白粉企业综合产量391.4万吨,较上年增加12.4万吨,增幅3.27%。其中,金红石型326.1万吨,占比83.32%;锐钛型48.6万吨,占比12.42%;非颜料级及其他产品16.7万吨,占比4.26%。
2022年全行业钛白粉有效产能合计470万吨/年,总产量391.4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3.28%。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据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粉分中心主任毕胜介绍,到2022年,钛白粉实际产量超过1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将有1家;产量达到1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企业有11家;产量在5万至10万吨的中型企业有7家;其余25家生产企业均为小微企业。
当年行业排名前11家生产企业综合产量278.6万吨,占行业总产量的71.18%;7家中型企业综合产量55万吨,占14.05%;其余25家小微企业综合产量57.8万吨,占14.77%。全流程生产企业中,与上年相比产量增加的有17家,占39.53%;减少的有25家,占58.14%;持平的有1家,占2.33%。
2022年全国五家氯化法企业氯化法钛白粉综合产量为49.7万吨,比上年增加12万吨,增长3.19%。2022年氯化法钛白粉产量占当年全国钛白粉总产量的12.70%;占当年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量的15.24%,均比上年大幅提升。
2022年国内钛白粉产量为391.4万吨,进口量为12.3万吨,出口量为140.6万吨,市场表观需求量为263.1万吨,人均占有量为1.88公斤,约为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55%左右。
生产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毕胜指出,目前已披露的现有钛白粉生产商正在实施的扩建或新建项目中,至少有6个项目将在2022年至2023年建成投产,新增规模超过61万吨/年。到2023年底,现有钛白粉企业总生产规模将达到约530万吨/年。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在建并计划于2023年底前建成的行业外投资钛白粉项目至少有4个,设计产能超过66万吨/年。到2023年底,我国钛白粉总产能将达到至少600万吨/年。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