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
聚乙烯供应压力预计增加
2024年6月聚乙烯装置检修损失环比继续减少,虽然部分装置出现临时停车或减负荷,但前期检修装置陆续复工,导致当月设备检修损失环比减少。据金联创统计,6月聚乙烯生产装置检修损失约42.89万吨,环比减少2.76%,同比增长17.19%。其中涉及LDPE检修损失约3.49万吨,HDPE检修损失约24.96万吨,LLDPE检修损失约14.44万吨。6月,茂名石化新建高压装置检修损失约4.49万吨,同比减少1.71%。 -
5月PE进口量下滑比例有何新变化?
据海关统计,5月份聚乙烯进口量为101.91万吨,环比减少6.79%,同比减少1.54%。2024年1-5月聚乙烯累计进口量为553.26万吨,同比增长5.44%。2024年5月聚乙烯各品种进口量环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口量为21.17万吨,环比减少8.08%,同比减少18.23%;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口量为44.1万吨,环比减少2.69%,同比增长20.52%; LLDPE进口量为36.64万吨,环比减少10.61%,同比减少11.11%。 -
飙升的高压是否太高,无法抵御寒冷
2024年1-6月国内聚乙烯市场开启上涨行情,回调或短暂下跌的时间和空间非常小,其中高压产品表现最为强劲,5月28日高压普通薄膜料突破万元大关,随后持续飙升上行,截至6月16日华北地区高压普通薄膜料达到10600-10700元/吨。其中主要有两大利好,一是进口压力大,受海运成本上涨、找柜难、全球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带动市场上涨;二是部分国产装置检修,中天合创57万吨/年高压设备检修进度较慢,部分国产装置检修进度较慢。 -
聚丙烯产量增速放缓,开工率略有提升
预计6月份国内聚丙烯产量为283.35万吨,月开工率为74.27%,较5月份开工率上升1.16个百分点。6月份,中景石化60万吨新线、金能科技4.5万*2万吨新线投产。由于PDH装置生产利润不佳,且国内通用料资源充足,生产企业面临较大压力,新装置投资开工仍不稳定。6月份,中天合创、青海盐湖、内蒙古九台、茂名石化三线、燕山石化三线、北方华锦等多套大型装置有检修计划。不过…… -
PE计划推迟新产能投放,缓解6月供应增加预期
随着中石化英力士工厂投产时间推迟至下半年三四季度,2024年上半年中国尚无新增聚乙烯产能释放,并未明显增加上半年的供应压力,二季度聚乙烯市场价格较为坚挺。据统计,中国2024年全年计划新增产能345万吨,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新增产能的计划投产时间往往推迟至三四季度,这减轻了全年的供应压力,缓解了市场对新增产能预期的担忧。 -
聚烯烃塑料制品的盈利周期该如何延续?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0.3%。1-4月平均,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3%。从4月份PPI同比变动情况看,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1%,影响PPI总水平约2.32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9%,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6%。4月份,同比有所分化,但涨幅有所收窄。 -
海运费上涨加之外需疲软,阻碍4月出口?
2024年4月份国内聚丙烯出口量出现明显下滑,据海关统计,2024年4月份我国聚丙烯累计出口量为25.18万吨,环比减少6.37万吨,降幅20.19%,同比增加13.30万吨,增幅111.95%。按税则号(39021000)统计,本月出口量为22.67万吨,环比减少6.26万吨,同比增加12.33万吨;按税则号(39023010)统计,本月出口量为2.25万吨,环比减少0.06万吨,同比增加0.91万吨;按照税号(39023090)统计,本月出口量为2600... -
再生PE市场弱势僵持,高价成交受阻
本周再生PE市场气氛偏弱,部分颗粒高价位成交受阻。正值传统需求淡季,下游制品厂订单量减少,且下游厂家成品库存较高,短期内下游厂家以消化自身库存为主,对原料需求减少,部分高价颗粒销售压力较大。再生厂家产量有所减少,但发货速度缓慢,市场现货库存较高,尚可维持下游刚性需求。原料供应仍然偏低,价格难以回落,持续承压。 -
ABS 产量在屡创新低后将出现反弹
自2023年产能集中释放以来,ABS企业间竞争压力加大,曾经的超高利润随之消失;尤其是2023年四季度,ABS企业陷入严重亏损局面,直至2024年一季度才有所好转。长期亏损导致ABS石化厂家减产、停产增多,加之新增产能的增加,产能基数不断增加。2024年4月份,国内ABS装置开工率屡创新低。根据金联创数据监测,2024年4月下旬,ABS日开工水平降至55%左右。 -
国内竞争压力加大,PE进出口格局逐渐转变
近年来,PE产品在高速扩张的道路上持续前行,虽然PE进口仍占一定比例,但随着国内产能的逐步提升,PE国产化率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据金联创统计,截至2023年,国内PE产能已达3091万吨,产量在2730万吨左右;预计2024年仍有345万吨产能投产,且多集中在下半年;预计2024年PE产能为3436万吨,产量在2900万吨左右。从2020年到2024年,PE产能预计将达3436万吨,产量在2900万吨左右。 -
二季度PE供应维持高位,库存压力减轻
4月份,预计中国PE供应量(国产+进口+再生)为376万吨,环比减少11.43%。国内方面,国内检修装置明显增加,国内产量环比减少9.91%。从品种来看,4月份除齐鲁LDPE生产尚未恢复外,其他生产线基本正常运行。预计LDPE产供量环比增加2个百分点。HD-LLDPE价差有所回落,但4月份LLDPE、HDPE检修较为集中,HDPE/LLDPE产量占比环比减少1个百分点。从品种来看,4月份除齐鲁LDPE、HDPE检修装置外,其余 ...4月份LDPE产供量环比增加2个百分点。HD-LLDPE价差有所回落,但4月份LLDPE、HDPE检修较为集中,HDPE/LLDPE产量占比环比减少1个百分点。从品种来看,4月份LLDPE、HDPE检修装置环比减少1个百分点。 -
产能利用率下降难以缓解供给压力,PP行业将转型升级
近年来,聚丙烯行业产能持续扩张,生产基数也随之增长;但受下游需求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聚丙烯供给侧压力明显,行业竞争加剧。国内企业频繁减产、停产,导致开工负荷降低,聚丙烯产能利用率下降。预计到2027年聚丙烯产能利用率将突破历史低位,但仍难以缓解供给压力。2014年至2023年,国内聚丙烯产能累计减少约100万吨,同比下降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