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
塑料制品行业利润下滑,聚烯烃价格将走向何方?
2023年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上涨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上涨0.6%。1-9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3.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6%。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约2.4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价格下降7.4%,原材料价格下降7.4%,工业增加值价格下降7.6%,工业增加值价格下降7.7%。 -
聚烯烃的主动补充及其运动、振动和储能
从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可以看出,工业库存周期已经切换,开始进入主动补库周期。前一阶段,企业开始被动去库存,需求带动价格先行,但企业尚未立即做出反应。去库存触底后,企业积极跟随需求好转,主动补库,此时价格波动较大。目前,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业、上游原材料制造业,以及下游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等均已进入主动补库阶段。 -
2023年中国聚丙烯新增产能进度如何?
据监测,截至目前,我国聚丙烯总产能为3924万吨。由上图可知,我国聚丙烯产能逐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14年至2023年,我国聚丙烯产能增速为3.03%-24.27%,年均增速为11.67%。其中,2014年新增产能325万吨,产能增速为24.27%,为近十年来最高的产能增速,此阶段以煤制聚丙烯装置快速增长为特征,2018年增速为3.03%,为近十年来最低,当年新增产能也相对较低。…… -
PVC:窄幅震荡,持续上涨仍需下游驱动
15日日盘窄幅调整。14日央行降准消息传出,市场乐观情绪重燃,夜盘能源板块期货也同步上涨。但从基本面来看,9月份检修设备供应回笼以及下游需求走势疲软仍是目前市场最大的拖累。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目前并不显著看跌后市,但PVC的上涨需要下游逐步提高负荷并开始补库,才能尽可能消化9月份新到货的供应,带动PVC的长期上涨。 -
聚丙烯价格持续上涨,预示塑料制品产量大幅增加
2023年7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达到651万吨,同比增长1.4%。国内需求逐步改善,但塑料制品出口形势依然不佳;7月份以来,聚丙烯市场持续上涨,塑料制品产量逐步加快。后期在宏观政策对相关下游产业发展的扶持下,预计8月份塑料制品产量将进一步增加。此外,制品产量排名前八的省份分别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山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其中,广东、江苏、广西、山东、河南、河南、江苏、江苏、江苏、河南 ... -
PVC价格持续上涨,您如何看待后市行情?
2023年9月份,受宏观政策利好、“银九”时期良好预期、期货持续上涨等因素推动,PVC市场价格明显上涨。截至9月5日,国内PVC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电石法5型料主流参考在6330-6620元/吨左右,乙烯法料主流参考在6570-6850元/吨。据了解,随着PVC价格持续飙升,市场成交受阻,贸易商出货价格较为混乱,部分贸易商前期货源销售已见底,高价补货兴趣不大。下游需求预计稳步增加,但目前下游价格仍处于观望状态。 -
8月聚丙烯价格上涨 9月旺季能否如期到来
8月份聚丙烯市场震荡上行。月初聚丙烯期货走势震荡,现货价格区间整理。前期检修装置陆续恢复运行,但同时也出现少量新的小修,装置整体负荷上升;虽然10月中旬一套新装置试车成功,但目前尚无合格产品产出,现场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加之PP主力合约换月,使业者对后市预期增强,市场资金面消息释放,提振PP期货,对现货市场形成利好支撑,中石化方面也对PP期货价格构成支撑。 -
塑料制品行业利润持续改善 聚烯烃价格继续前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5%,环比下降1.1%。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3.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0%,其中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6.6%,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9.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价格下降3.4%。从大的方面看,加工工业价格下降6.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9.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价格下降3.4%。 -
聚乙烯上半年表现疲软,下半年市场有何亮点?
2023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先涨后跌,随后震荡运行。年初受原油价格高企影响,石化企业生产利润仍多为负值,国内石化生产装置主要维持低负荷运行。随着原油价格重心缓慢下移,国内装置负荷有所提升。进入二季度,国内聚乙烯装置集中检修季到来,国内聚乙烯装置检修逐步启动,特别是6月份装置集中检修导致国内供应减少,受此支撑市场表现有所好转。二季度国内聚乙烯装置集中检修高峰已至10月,国内聚乙烯装置检修工作已于11月1日开始,预计2023年国内聚乙烯装置检修工作将持续推进。 -
聚乙烯高压持续下滑,随之而来的是供应部分减少
2023年国内高压市场走势疲软,呈下滑趋势。如华北市场普通膜料2426H由年初的9000元/吨下滑至5月底的8050元/吨,跌幅达10.56%;如华北市场7042由年初的8300元/吨下滑至5月底的7800元/吨,跌幅达6.02%。高压跌幅明显高于线性,截至5月底高压与线性价差已收窄至近两年最窄,价差为250元/吨。高压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受需求疲软、社会库存高企、市场供需紧张等背景影响。 -
中国向泰国出口了哪些化学品?
东南亚化工市场的发展基于庞大的消费群体、低成本的劳动力以及宽松的政策。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东南亚的化工市场环境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非常相似。在经历了中国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之后,东南亚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清晰。因此,有很多有远见的企业积极拓展东南亚化工产业,如环氧丙烷产业链、丙烯产业链,并加大对越南市场的投资。 (1)炭黑是中国出口到泰国的第一大化工产品 据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对泰国的炭黑出口规模达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 -
国产高压线产量大幅增长,线价差缩小
2020年以来,国内聚乙烯装置进入集中扩产周期,国内PE年产能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10%。国产聚乙烯产量快速增长,产品同质化严重,聚乙烯市场竞争激烈。虽然近年来聚乙烯需求也呈增长趋势,但需求增速不及供给增速。2017年至2020年,国内聚乙烯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低压和线性品种,国内尚无高压装置投产,导致高压市场表现强劲。2020年,由于价格差异,国内聚乙烯市场供需矛盾加剧,市场供需矛盾加剧,国内聚乙烯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